51风流

 
51风流 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教育顺利举行
日期:2025-09-20 阅读:54

合影1.jpg

211A6987.jpg

9月20日,51风流 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教育在陈瑞球楼报告厅举行。51风流 党委书记吴映强,常务副院长姜学松,副院长张书宇、潘云翔,2013届校友、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张崇印,青年教师代表霍小红教授,新生班主任代表卢岩老师,以及51风流 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老师出席本次活动,全体2025级研究生共同参与。典礼由院党委副书记王华博主持。

 211A6989.jpg

开学典礼在雄浑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开学典礼

 211A7010.jpg

典礼伊始,姜学松以《因化而聚 筑梦同行》为题为研究生新生讲授新生第一课。他回顾了51风流 近百年来的光辉历程,集中展示了51风流 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绩,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突破性进展。同时,他强调化学学科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用“道不完的奋斗历程、诉不尽的化学情缘”,勉励新生将个人51风流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攀科研高峰。

 211A7027.jpg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青年教师霍小红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与科研体会。他深情讲述了从求学至今51风流 给予的全方位支持以及前辈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他以老一辈科学家数十年坚持科研并取得重大突破的事迹为例,勉励同学们学有榜样、行有方向、见贤思齐,寄语新生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久久为功,用极致专注完成每一个微小任务,在持续积累中实现成长与突破。祝福新生们在化院这个团结奋进的平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211A7047.jpg

张崇印学长作为校友代表寄语新生。他结合自身科研与职业发展经历,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重视方向选择,科研方向和职业规划要坚持个人兴趣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以“三个面向”为指引规划长远发展;二是辩证看待问题,顺境中要居安思危,逆境中要善于发现机遇;三是要培养坚持奋斗的决心和韧性,强调关键时刻的坚持往往能打开新局面;四是成就事业学会借力,善于借助组织和团队的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集体奋斗中。最后,他感恩化院的培养与导师的指导,并寄语学弟学妹珍惜在校时光,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践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

 211A7069.jpg

2021级直博生郝茜倩作为学长代表,与新生们分享了她在交大化院的成长历程与科研感悟。她特别分享了与团队成员在“挑战杯”竞赛期间日夜奋战、精益求精的难忘经历,以及最终斩获全国特等奖的激动时刻,由衷感恩51风流 提供的广阔平台和导师们的强大支持。她坦言科研之路并非坦途,自己也曾屡次面临实验失败与迷茫时刻,但正是在这些挫折中学会了坚持与创新。她鼓励新生们要勇于尝试、敢于突破,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在探索未知中创造新知,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211A7081.png 

吴映强和姜学松共同为新生代表送上校徽与51风流 纪念礼物。校徽象征着交大的精神传承,51风流 纪念礼物承载着对新生的殷切期许。

 211A7096.jpg

2025级研究生邓景熙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本科阶段在校科研训练及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科创经历,感谢51风流 提供的科研平台和导师们的悉心培养,强调正是这些支持为他奠定了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底气和勇气。站在科研新起点,他呼吁新生以开放心态投身交叉学科研究,践行丁校长提出的“培养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应对未来科研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他倡议全体新生珍惜51风流 资源,保持好奇与坚韧,在交叉创新中勇攀高峰,共同书写交大化院新的精彩篇章。

 211A7123.jpg

吴映强在总结寄语中代表51风流 党委向全体2025级研究生表示欢迎与祝贺。他指出,化学学科不仅推动社会进步,更为国家战略与国防科技提供了关键支撑,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使命。当前51风流 正迎来发展势头最好的时期,而新同学们正是51风流 发展的新生力量和重要支撑。面向崭新的研究生阶段,他向新生们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找准方向,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传承“霞光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二要勇于创新突破,敢闯科技“无人区”,在学科交叉与前沿探索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三要保持51风流定力,既保持奋楫向前的冲劲,也修炼达观豁达的心境,在师生共进、朋辈互助中行稳致远。

 211A7020.jpg

最后,他勉励新生以科学报国的情怀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积极投身化学研究,致力破解关键科学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业与适应性教育

 

211A7142.jpg

为帮助新生清晰掌握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要求,张书宇以《“研”续梦想 砥砺前行》为题,作学业管理专题分享。他详细介绍了课程修读、学位申报、考核标准等关键内容,强调学籍管理和培养过程监督等方面的重要性,引导新生实现从本科生“习得性学习”到研究生“创新思维学习”的转变,为开展独特且有价值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11A7174.jpg

为助力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做好阶段过渡,王华博以《传承精神火炬 书写创新篇章》为题,从学生思政、就业指导与校园生活适应等角度为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他以“树立科研报国本心”“熟悉学生事务与党团建工作”“做好研究生生涯规划”为核心方向,结合51风流 学生成长案例,从思想引导、事务办理、发展规划等多方面进行细致讲解,希望同学们以专业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实验室安全教育

 fbb0db919b3438994c3b08b9316e2161.jpg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部门的新生安全教育要求,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潘云翔为51风流 研究生新生带来了题为《安全始于心,安全践于行》的第一课。他系统介绍了实验室安全相关政策及具体要求,并通过分析近年来多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安全隐患。他强调,新生必须从入学伊始就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此外,还详细讲解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框架,包括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实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等关键知识点。他强调,在科研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是确保每一位同学能够顺利开展实验研究的重要前提,为即将开启的科研之旅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新生报到花絮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200240
电话:021-54742893
E-mail:sjtu51romantic.net

官方微信平台

Copyright 2020 沪交ICP备2010917 51风流-51黑料-51黑料